参考价格:议价
藏品编号:YX25062302
在古董收藏的浩瀚星空中,清代雍正朝的宫廷瓷器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承载着帝王的极致审美与工艺的巅峰造诣。今天,为诸位藏家隆重推介的清雍正御制珐琅彩黄地开窗花鸟龙纹描金双耳抱月瓶,更是稀世之珍。它以明黄为尊的底色,融合珐琅彩与描金的精湛工艺,开窗内花鸟灵动、龙纹威严,双耳设计精巧别致,“雍正御制”款识见证皇家血统,跨越三百年岁月,将雍正朝宫廷瓷器的奢华与艺术精髓凝于一身,是解码清代宫廷瓷文化、典藏顶级艺术的不二之选。
藏品概览
- 规格:高28.5cm,肚径20cm,底径9.3cm,口径5.7cm
- 特征:这只清雍正御制珐琅彩黄地开窗花鸟龙纹描金双耳抱月瓶,器型为经典抱月瓶制式,瓶身扁圆,线条流畅优美,恰似一轮明月抱于怀中,寓意团圆吉祥。通体以明艳纯正的黄釉为地,尽显皇家尊贵之气,黄釉色泽鲜亮,历经岁月仍光彩照人,仿佛将雍正朝的皇家威严凝固于瓶身。瓶身运用珐琅彩工艺,细腻绘饰辅助纹饰,色彩丰富绚丽,再以描金工艺勾勒轮廓与细节,增添华贵质感。开窗区域,两侧窗内绘花鸟图,花鸟栩栩如生,尽显自然生机;正背面窗内绘龙纹,龙身矫健、鳞片分明、神态威严,气势恢宏。两侧配有精致双耳,造型灵动,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底部“雍正御制”蓝料款识规整清晰,彰显宫廷御制身份,历经岁月仍保存完好,是雍正朝宫廷瓷器工艺与艺术的巅峰体现。
展开剩余82%(左右两侧开开窗花鸟纹)
帝王审美驱动的工艺巅峰
清雍正时期(1723 - 1735年 ),雍正帝对艺术品的追求近乎苛刻,尤其关注宫廷御用瓷器的制作,深度参与瓷器设计,要求工匠精益求精 。在他的推动下,景德镇御窑汇聚天下能工巧匠,不惜工本探索新工艺、新技法,促使雍正时期的瓷器在胎釉、彩绘、造型等方面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珐琅彩瓷始创于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步入鼎盛。其以进口珐琅彩料为基础,绘于精细瓷胎之上,经高温烧制而成,色彩明艳、层次丰富,且仅供宫廷使用,是皇权与高端工艺结合的典型代表 。抱月瓶造型最早源自宋金时期流行的扁壶,明代永宣时期有青花抱月瓶诞生,清代雍乾时期得以多样化发展,成为宫廷瓷器经典样式。此抱月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承载着雍正帝对瓷器艺术的极致追求,从选料、设计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由宫廷严格把控,代表着清代宫廷瓷作的最高水准。
瓶上乾坤,匠心如织
(一)黄地珐琅:皇权象征的色彩呈现
瓶身的黄地,选用优质瓷土与特殊矿物质颜料精心调制,经过多次施釉、高温烧制等复杂工序,最终呈现出明艳纯正、均匀饱满的色泽。在清代宫廷,黄色是帝王专属的“皇权之色”,“正黄” 更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一抹黄地,不仅展现出皇家的尊贵,更凭借珐琅彩工艺的加持,历经三百年岁月依然鲜亮如新。触摸瓶身,釉面温润细腻,仿若凝脂美玉,每一寸黄色都彰显着帝王权威与工艺的精湛,是皇权在瓷器上的直观体现。
(二)珐琅彩与描金:奢华工艺的完美交融
珐琅彩 绘制的辅助纹饰,色彩丰富而细腻,红、蓝、粉、绿等多种颜色相互映衬,花瓣的层次、叶片的脉络清晰可辨,仿佛鲜活的花卉绽放在瓶上,尽显自然之美;描金 工艺则以纯金为原料,勾勒纹饰的轮廓,装点细节之处,使瓶身在光线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增添了华贵璀璨的气息。二者的交融,让瓶身既有珐琅彩的绚丽多姿,又有描金的华丽璀璨,将清代宫廷瓷绘工艺的“精细、奢华” 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处彩绘、每一道金线,都凝聚着瓷匠与画师的心血,是他们以精湛技艺在瓶上编织的艺术华章。
(三)开窗花鸟龙纹:祥瑞与皇权的艺术表达
瓶身开窗花鸟龙纹 是核心亮点所在。左右两侧开窗内的花鸟图,生动逼真,鸟儿姿态各异,或栖息枝头、或展翅欲飞,花卉娇艳欲滴,仿佛能闻到花香,传递出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寓意;正背面开窗内的龙纹,气势磅礴,龙身蜿蜒灵动,鳞片细密逼真,龙须飘逸洒脱,龙爪遒劲有力,双目炯炯有神,仿佛即将破壁而出,掌控天地间的权威。在传统文化中,龙是皇权的绝对象征,花鸟则寓意着美好与祥和,二者结合,既展现了帝王对权力的彰显,又寄托了对宫廷生活美好的期许,是艺术与权力、文化与审美的完美融合,每一笔绘制都暗含深厚的文化寓意与宫廷文化逻辑。
(四)双耳与器型:实用与审美的精妙统一
双耳 设计精巧独特,造型灵动流畅,既为瓶身增添了对称美感与艺术张力,又具备实际的实用功能(方便搬运、陈设 );抱月瓶器型,扁圆的腹部、笔直的颈部、内敛的口部,线条流畅优雅,非常契合宫廷的陈设需求(可贴墙摆放,节省空间且美观大方 ),其造型源自西域文化,经中原工匠融合创新,成为清代宫廷瓷器经典样式,象征团圆美满,承载祥和瑞气。双耳与器型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实用功能” 与“审美价值” 的高度统一,展现出清代宫廷瓷器设计的精妙构思,每一处器型细节,都体现了对“宫廷生活美学” 的深刻考量。
(五)“雍正御制”款:皇家血统的权威标识
底部的“雍正御制” 蓝料款识,字体规整严谨,笔画纤细清晰,是雍正朝珐琅彩瓷极具典型性的款识特征 。在清代,“御制” 款代表着由宫廷造办处直接监制生产,专门为帝王和宫廷使用,其稀缺性与正统性不言而喻,让此款识成为瓷器“皇家血统” 的权威标识,每一个字都赋予了这只瓶子无可替代的收藏价值与历史意义,是鉴别其宫廷御制身份的关键依据。
收藏价值:多维珍稀,定义顶级
(一)历史价值:雍正宫廷瓷的鲜活见证
作为雍正御制的珐琅彩瓷,此瓶完整保留了雍正时期宫廷瓷作的“巅峰密码”—— 从黄地珐琅的选料与烧制,到珐琅彩与描金工艺的融合,再到开窗花鸟龙纹的文化寓意,每一处细节都是研究清代雍正朝宫廷文化、瓷器工艺、帝王审美 的“鲜活见证” 。收藏此瓶,就如同手握一部“雍正宫廷瓷史”,使三百年前的宫廷匠造智慧在现代收藏中得以延续,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帮助我们探寻那个时代宫廷生活与文化艺术的脉络。
(二)艺术价值:古典美学的巅峰典范
瓶身将“色彩美、工艺美、造型美、寓意美” 完美融合,诠释了清代宫廷美学的精髓—— 黄地的尊贵、珐琅彩的绚丽、描金的璀璨、花鸟龙纹的祥瑞威严、器型的优雅,共同构建出“华丽而不失高雅,威严而饱含艺术” 的审美意境 。无论是在博物馆展览,还是在私人藏馆陈设,它都能成为“视觉焦点”,让人们领略到清代宫廷瓷器“极致奢华与精湛艺术” 相融合的恒久魅力。其艺术价值跨越时代,成为古典美学的巅峰典范,为后世展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无穷魅力。
(三)稀缺价值:宫廷御制的凤毛麟角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本就产量稀少(由于工艺复杂、成本极高,仅供宫廷使用 ),能够完整流传至今的更是屈指可数 。此瓶兼具“御制款识、完美品相、顶级工艺”,在全球古董市场中都是“凤毛麟角” 般的存在。回顾拍卖市场,雍正珐琅彩瓷屡屡拍出天价(如部分雍正珐琅彩珍品成交价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足以证明其稀缺价值。收藏此瓶,就如同拥有了“宫廷瓷界的硬通货”,其稀缺性带来的价值潜力不可估量,是收藏界梦寐以求的珍品。
(四)文化价值:皇权与文化传承的载体
瓶上的黄地、花鸟龙纹、御制款,承载着清代“皇权至上” 的文化逻辑以及“工艺极致” 的艺术追求,是研究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皇权象征、艺术审美传承的重要载体 。收藏此瓶,能够透过瓷器洞察清代帝王如何以“瓷” 为媒介,传递权力、审美与文化,让三百年前的宫廷文化在现代收藏中继续传承。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象征,其文化价值深远而厚重,为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实物见证。
三百年瓷韵,待君共赏
上述藏品均为白女士本人亲自实物拍摄(非专业拍摄,实物更为清晰、美观。),现白女士诚心传递,价格可洽谈。清雍正御制珐琅彩黄地开窗花鸟龙纹描金双耳抱月瓶,是历史与艺术的结晶,是帝王审美与宫廷工艺巅峰碰撞的成果。它承载着三百年的匠造智慧、文化传承与皇权记忆,等待着有缘藏家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收藏对话。当您将此瓶纳入典藏,收藏的不仅是一件顶级宫廷瓷器,更是对清代雍正朝工艺巅峰的致敬,对帝王审美传承的担当,让三百年宫廷瓷韵在藏馆中流转,照亮古典文化永续之路,续写与这只皇家抱月瓶的收藏传奇。
发布于:江西省卓信宝-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